太阴经证解

来自版块 医理真传
104
0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阳明为中气胃与脾为表里,太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
有经症,有五饮症,有着痹、行痹症,有阳黄、阴黄症(本经恒有之病)(注:恒,常),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少阳经)
如少阳之邪未罢,势必传入太阴,则治太阴必兼治少阳。若全不见少阳之经腑证,则专治太阴,方为合法
经症者何?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是也
夫太阴主湿而恶湿(太阴为阴经,与阳经有别。寒邪由太阳、阳明、少阳,此际寒邪全化为热,并无寒邪之形,即有寒者,皆由太阳误下,而寒陷于内者有之。务要知得少阳火邪,传至太阴,即从太阴湿而化为湿邪,为传经病机主脑)
少阳之热邪入而附之,即从湿化,湿气太甚,阻滞中脘。邪乘于上,则腹满而吐;邪乘于下,则腹痛自利。


四肢禀气于胃,邪犯脾未犯胃,故虽有吐利,而手足尚温也。
主以理中汤,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之道也。


若桂枝倍芍药汤,是太阳经症误下,而寒邪陷入太阴之内也三阴症,原不在发汗之例,不应用桂枝。若此方而用桂枝者,仍是复还太阳之表也,须知(注:此处用桂枝将三阴证导致太阳表证之作用)


至于五饮症者何?夫饮者,水之别名也,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归即晦,学者更无从下手,故仲景列于太阴。(注:脾主运化、主升清、生血统血)


太阴主湿,湿即水也(本经是水,复得外来之客水),水盛则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或流于左,或流于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趋,或化为痰,种种不一,故有五饮之说焉。
经云:“脾无湿不生痰。”即此一语,便得治五饮之提纲也。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因其势,随其机而导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


所谓着痹行痹者何?夫痹者,不通之谓也。

经云:“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着痹行痹流走作痛,着痹痛在一处(注:寒气胜者为痛痹)


风为阳而主动,风行而寒湿随之,故流走作痛(注:行痹);寒为阴而主静,寒停不行,风湿附之,故痛处有定(注:着痹)
风寒湿三气,闭寒经络,往往从本经中气化为热邪,热盛则阴亏而火旺,湿热薰蒸,结于经隧,往往赤热肿痛,手不可近,法宜清热润燥
若忽突起,不赤不痛,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不可不知也。


所谓阳黄阴黄者何?夫黄者,土之色也,今为湿热蒸动,土象外呈,故周身皮肤尽黄
阳者,邪从中化(中者,胃也。少阳之热,不从太阴之湿化,而从中化,胃火与湿合,薰蒸而色黄)阴者,邪从湿化。阳主有余,阴主不足,阳者主以茵陈五苓散,阴者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立法总在湿热、阴阳二字分途,外验看病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声之微厉,则二症之盛衰立决矣。

附解:夫人身立命,全赖这一团真气流行于六步耳真气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种子也,如天日之流行,起于子宫。子为一,乃数之首也。六步即三阳经、三阴经也


以六步合而观之,即乾坤两卦也(三阳即乾卦,三阴即坤卦)
真气初生,行于太阳经五日而一阳气足(五日为一候,又为一元),真气行于阳明经,又五日而二阳气足(此际真气渐甚),真气行于少阳经,又五日而三阳气足合之三五得十五日,阳气盈,月亦圆满。月本无光,借日之光以为光,三阳气足,故月亦圆也
此际真气旺极,极则生一阴,真气行于太阴经,五日而真气衰一分,阴气便旺一分也。真气行于少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二分,阴气便旺二分也。真气行于厥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极,阴气旺极也(三阳十五日,三阴十五日,合之共三十日,为一月。一月为一小周天,一岁为一大周天。一日为一小候。古人积日成月,积月成岁,乃不易之至理。一岁之中,上半岁属三阳,下半岁属三阴;一月之内,上半月属三阳,下半月属三阴;一日之内,上半日属三阳,下半日属三阴。一年之气机,即在一月尽之;一月之气机,又可以一日括之。三五而盈,三五而缩,盛衰循环不已,人身气机亦然)


阴极复生一阳,真气由盛而衰,由衰而复盛,乃人身一付全龙也(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须知天地以日月往来为功用,人身以气血往来为功用(气即火也、日也,血即水也、月也)
人活天地之,天道有恒,故不朽;人心无恒(注:恒,常也),损伤真,故病故死。


惟仲景一人,明得阴阳这点真机,指出三阴三阳界限,提纲挈(“挈”:原书为“絜”)领,开创渡世法门,为群生司命之主。
后代注家,专在病形上论三阴三阳固是,究未领悟气机,指出所以然之故,以致后学无从下手,虽记得三阳三阴,而终莫明其妙也。余故不惮烦,特为指出。
【阐释】《伤寒论》太阴经症原文较简,方药亦少,历代注家有的认为有错简脱误,有的则多方为之解说。郑氏仍本其贯解之旨,并参以《金匮》所言,分本经之症为经症、五饮症、着痹行痹症、阳黄阴黄症几种,是有自己创见的。因太阴脾土主湿而恶湿,少阳热邪至此即从湿化,原文提纲病情,又多属虚寒,郑氏谓宜以理中汤温阳守中,桂枝倍芍药汤以救客邪误下而陷太阴之证,俱极明确。五饮症,《金匮》论述较详,郑氏以饮为水湿所化,列入太阴范围,从水湿论治,并指出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的治法,是从《金匮》治五饮诸方概括而得的。至于风胜而走痛的行痹,与寒胜而定痛的着痹,皆合湿而益甚。从热化者治宜清热润燥,不从热化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由于湿热蒸动而周身发黄之症,从热化之阳黄,主以茵陈五苓散,从湿化之阴黄,则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俱属切当治法。《金匮》黄疸症所列谷瘅,自属太阴范围;其他诸黄,都由伤及少阳胆腑所致。少阳与太阴为表里,故将发黄症列入太阴是合理的。
    附解说明三阴三阳不只是病形的分类,而是与天地阴阳气机相通的。按医《易》同源之理,三阳合而为乾,三阴合而为坤,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人身之真气,以气血往来为功用,人身之阴阳,亦循年、月、日之运行,由生而盛而衰而复,与天道相通。从整体观点及时间医学着眼,亦有相当道理。末谓唯仲景明得这点阴阳真机,故《伤寒论》三阴三阳分界立法垂方,能为群生司命之主,则未免推崇过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