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Email
登录
/
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专题
圈子
Group
工具
关于
导航
辅行诀
伤寒
针灸
脉法
论坛
资讯
用户名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资讯
专题
圈子
Group
工具
关于
登录 / 注册
帖子
搜索
关闭
CSDN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本版
文章
帖子
圈子
用户
圈子
门户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返回列表
admin
2024-4-29 09:57:39 ·
医理真传
关注
太阴经证解
[ 复制链接 ]
来自
版块
:
医理真传
104
0
☯
按太阴一经,以湿为本
(
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故也
)
,阳明为中气
(
胃与脾为表里
)
,太阴为标
(
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
)
。
☯
有经症,有五饮症,有着痹、行痹症,有阳黄、阴黄症
(本经恒有之病)
(注:恒,常)
,不可不知也
。
(以下承接少阳经)
☯
如少阳之邪未罢,势必传入太阴,
则治太阴
,
必兼治少阳
。若全不见少阳之经腑证,
则专治太阴,方为合法
。
☯
经症者何?
腹满而吐,食不下,时腹自痛,自利益甚,手足自温是也
。
☯
夫太阴主湿而恶湿
(太阴为阴经,与阳经有别。寒邪由太阳、阳明、少阳,此际寒邪全化为热,并无寒邪之形,即有寒者,皆由太阳误下,而寒陷于内者有之。务要知得少阳火邪,传至太阴,即从太阴湿而化为湿邪,为传经病机主脑)
,
☯
少阳之热邪入而附之,即从湿化,湿气太甚,阻滞中脘。邪乘于上,则腹满而吐;邪乘于下,则腹痛自利。
☯
四肢禀气于胃
,邪犯脾未犯胃,故虽有吐利,而手足尚温也。
☯
主以
理中汤
,直守其中,上下自定,乃握要之道也。
☯
若桂枝倍芍药汤,是太阳经症误下,而寒邪陷入太阴之内也
(
三阴症,原不在发汗之例,不应用桂枝。若此方而用桂枝者,仍是复还太阳之表也,须知
)
。
(注:此处用桂枝将三阴证导致太阳表证之作用)
☯
至于五饮症者何?
夫饮者,水之别名也
,即以一水字括之,不必另分名目。名目愈多,旨归即晦,学者更无从下手,故仲景列于太阴。
(注:脾主运化、主升清、生血统血)
☯
太阴主湿,湿即水也
(本经是水,复得外来之客水)
,水盛则土衰,土衰即不能制水,以致寒水泛溢,或流于左,或流于右,或犯心下,或直下趋,或化为痰,种种不一,故有五饮之说焉。
☯
经云:“
脾无湿不生痰
。”即此一语,便得治五饮之提纲也。
治法总不外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
,因其势,随其机而导之利之,即得步步立法之道也。
☯
所谓着痹行痹者何?
夫痹者,不通之谓也。
☯
经云: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
风胜为
行痹
,寒胜为
着痹
(
行痹流走作痛,着痹痛在一处
)
(注:寒气胜者为痛痹)
☯
风为阳而主动,风行而寒湿随之,故流走作痛
(注:行痹)
;寒为阴而主静,寒停不行,风湿附之,故痛处有定
(注:着痹)
。
☯
风寒湿三气,闭寒经络,往往
从本经
中气
化为热邪,热盛则阴亏而火旺,湿热薰蒸,结于经隧
,往往赤热肿痛,手不可近,
法宜清热润燥
。
☯
若忽突起,
不赤不痛
,则为溢饮所致,又当
温中除湿
,不可不知也。
☯
所谓
阳黄阴黄
者何?
夫黄者,土之色也,今为湿热蒸动,土象外呈,故周身皮肤尽黄
。
☯
阳者
,邪从中化
(中者,胃也。少阳之热,不从太阴之湿化,而从中化,胃火与湿合,薰蒸而色黄)
;
阴者
,邪从湿化。
阳主有余,阴主不足
,阳者主以
茵陈五苓散
,阴者主以
附子理中汤加茵陈
。立法总在
湿热、阴阳
二字分途,外验看病人之有神无神、脉之有力无力、声之微厉,则二症之盛衰立决矣。
☯
附解:
夫人身立命,全赖这一团真气流行于六步耳
(
真气乃人立命之根,先天种子也,如天日之流行,起于子宫
。子为一,乃数之首也。
六步即三阳经、三阴经也
)
。
☯
以六步合而观之,即乾坤两卦也
(三阳即乾卦,三阴即坤卦)
。
☯
真气
初生,行于太阳经
,
五日
而一阳气足
(五日为一候,又为一元)
,真气行于阳明经,又五日而二阳气足
(此际真气渐甚)
,真气行于少阳经,又五日而三阳气足
(
合之三五得十五日,阳气盈,
月亦圆满
。月本无光,借日之光以为光,三阳气足,故月亦圆也
)
,
☯
此际
真气旺极
,极则生一阴,真气行于太阴经,五日而真气衰一分,阴气便旺一分也。真气行于少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二分,阴气便旺二分也。真气行于厥阴经,又五日而真气衰极,阴气旺极也
(三阳十五日,三阴十五日,合之共三十日,为一月。
一月为一小周天,一岁为一大周天。一日为一小候
。古人积日成月,积月成岁,乃不易之至理。一岁之中,上半岁属三阳,下半岁属三阴;一月之内,上半月属三阳,下半月属三阴;一日之内,上半日属三阳,下半日属三阴。一年之气机,即在一月尽之;一月之气机,又可以一日括之。三五而盈,三五而缩,盛衰循环不已,人身气机亦然)
。
☯
阴极复生一阳
,真气由盛而衰,由衰而复盛,乃人身一付全龙也
(人活一口气,即此真气也)
。
☯
须知天地以日月往来为功用,人身以气血往来为功用
(气即火也、日也,血即水也、月也)
。
☯
人活天地之
炁
,天道有恒,故不朽;人心无恒
(注:恒,常也)
,损伤真
炁
,故病故死。
☯
惟仲景一人,明得阴阳这点真机,指出三阴三阳界限,提纲挈
(“挈”:原书为“絜”)
领,开创渡世法门,为群生司命之主。
☯
后代注家,专在病形上论三阴三阳固是,究未领悟气机,指出所以然之故,以致后学无从下手,虽记得三阳三阴,而终莫明其妙也。余故不惮烦,特为指出。
☯
【阐释】
《伤寒论》太阴经症原文较简,方药亦少,历代注家有的认为有错简脱误,有的则多方为之解说。郑氏仍本其贯解之旨,并参以《金匮》所言,分本经之症为经症、五饮症、着痹行痹症、阳黄阴黄症几种,是有自己创见的。因太阴脾土主湿而恶湿,少阳热邪至此即从湿化,原文提纲病情,又多属虚寒,郑氏谓宜以理中汤温阳守中,桂枝倍芍药汤以救客邪误下而陷太阴之证,俱极明确。五饮症,《金匮》论述较详,郑氏以饮为水湿所化,列入太阴范围,从水湿论治,并指出健脾、温中、除湿、行水、燥脾为主的治法,是从《金匮》治五饮诸方概括而得的。至于风胜而走痛的行痹,与寒胜而定痛的着痹,皆合湿而益甚。从热化者治宜清热润燥,不从热化则为溢饮所致,又当温中除湿。由于湿热蒸动而周身发黄之症,从热化之阳黄,主以茵陈五苓散,从湿化之阴黄,则主以附子理中汤加茵陈,俱属切当治法。《金匮》黄疸症所列谷瘅,自属太阴范围;其他诸黄,都由伤及少阳胆腑所致。少阳与太阴为表里,故将发黄症列入太阴是合理的。
附解说明三阴三阳不只是病形的分类,而是与天地阴阳气机相通的。按医《易》同源之理,三阳合而为乾,三阴合而为坤,阳极生阴,阴极生阳,人身之真气,以气血往来为功用,人身之阴阳,亦循年、月、日之运行,由生而盛而衰而复,与天道相通。从整体观点及时间医学着眼,亦有相当道理。末谓唯仲景明得这点阴阳真机,故《伤寒论》三阴三阳分界立法垂方,能为群生司命之主,则未免推崇过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回复
举报
综合
最新
热度
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0
期待你的评论哦~
admin
此人什么也没留下~
关注
文章
114
积分
434
辅行诀方剂图解
阅读 499
坎卦诗|坎卦解
阅读 367
阳虚症门问答-----两目忽肿如桃
阅读 351
发帖
热文
3 天
7天
1
辅行诀方剂图解
499热度
2
坎卦诗|坎卦解
367热度
3
阳虚症门问答-----两目忽肿如桃
351热度
4
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332热度
5
玄武三针
331热度
6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285热度
7
五行总括图-北方水(2)
273热度
8
一一部位 心常穴
265热度
9
阳虚症门问答-----清涕不止忿嚏不休
258热度
10
阳虚症门问答-----通身面目浮肿
249热度
1
辨认一切阳虚证法
247热度
2
阳虚症门问答-----眼中五彩光华气喘促者
247热度
3
阳虚症门问答-----舌忽不能转动
247热度
4
紫极先生
239热度
5
右降四针
235热度
6
榮衛病
233热度
7
水火既济
230热度
8
健脾三针
230热度
9
厥阴经证解
229热度
10
特效针法(二)
228热度
查看更多
发布新话题
所属版块
返回版块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发送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
APP推广合作
联系"鸟哥笔记小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