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症门问答----两唇肿厚色紫红身大热

来自版块 医理真传
102
0
问曰:病人两唇肿厚,色紫红,身大热,口渴喜热饮,午后畏寒,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日二三次,脉无力者,何故?

答曰:此脾胃之阳,竭于上也。夫两唇属脾胃,肿而色紫红,近似胃中实火,其实非实火也。实火之形,舌黄而必干燥,口渴必喜饮冷,小便必短,大便必坚,身大热,必不午后畏寒


此则身虽大热,却无外感可据。午后畏寒,明明阴盛阳衰,口渴而喜热饮,中寒之情形悉具。兼之二便自利,又日泄三五次,已知土气不实,况脉复无力,此际应当唇白之候,今不白而反紫红肿厚,绝无阳症可凭,非阴盛逼出中宫之阳而何?
法宜扶中宫之阳,以收纳阳气为主,方宜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
附子一枚  白术五钱  干姜五钱  人参二钱炙  甘草三钱炙
用药意解
按附子理中汤一方,乃先后并补之方也。
仲景之意,原为中土太寒立法,故以姜、术温燥中宫之阳;又恐温燥过盛,而以人参之微寒继之,有刚柔相济之意;甘草调和上下,最能缓中。


本方原无附子,后人增入附子,而曰附子理中,觉偏重下焦,不可以理中名。余谓先后并补之方,因附子之功在先天,理中之功在后天也。
此病既是真气欲竭,在中宫之界,非附子不能挽欲绝之真阳,非姜、术不足以培中宫之土气,用于此病,实亦妥切
考古人既分三焦,亦有至理,用药亦不得混淆。上焦法天,以心肺立极;中焦法地,以脾胃立极;下焦法水,以肝肾立极。上阳、中阳、下阳,故曰三阳。其实下阳为上、中二阳之根,无下阳,即是无上、中二阳也
下阳本乎先天所生,中阳却又是先天所赖,中阳不运,上下即不相交。故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后天既以中土立极,三焦亦各有专司,分之为上、中、下,合之实为一元也。用药者,须知立极之要,而调之可也。

    【阐释】此问病象似乎寒热错杂,近于实火,经层层分析,断为阴盛逼出中宫之阳,故主以附子理中汤,先后并补。以三焦虽各有专司,而必赖中阳健运,上下始能相交。理中汤本为中土太寒立法,加附子而温运之力更强,脾胃欲竭之阳得复,诸症自可立解。如断为实火,或寒热杂投,俱属误治。据郑氏嫡孙与笔者谈:其祖父晚年得子,父亲体虚多病,家中常备附子理中丸与服,身体始得日渐康复。笔者亦常用此方治疗脾肾阳虚,身体羸弱,反复感冒之患者,获得满意之效果。足征本方确为先后天并补之良方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