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麻黄汤的用药原理

来自版块 伤寒金匮学习
92
0

在中医临床巨著《伤寒论》中,“麻黄汤”位居其二。自古以来众医家都把它做为治疗伤寒病风寒束表伤卫的主要方剂。曰: 解表剂——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麻黄与桂枝:发卫气之郁,透营分之邪,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
  [方解]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桂相伍,(君)
  桂枝——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臣)
  杏仁——降利肺气,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 (佐)
  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    (佐使)
  [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开表发汗之峻剂,非表实无汗者禁用。
以上可谓是“麻黄汤”的代表性的方剂解析。现在的许多中医教科书中也大多是这个论调。那么这流传了多年的,众口一声的论调是否是真的至理名言呢?是否是能引导后学步入正悟的医海灯塔呢。是否与人体与药物的气化论相符合呢?这才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也是笔者写此文的真正目的。  
内经曰:人体经脉如环无端,周而复始,循行不止。可见人体的气机是循行不止的,不管是整体的,还是系统的,还是个体的,都以此规律而做周易运动。从这个角度讲,人体有病不管是里还是表,不管是脏还是腑都是以经脉的循环首先出问题而始发的。那么我们研究药方是不是也应该从人体与药物的气化入手呢?以解决人体的气机的升降循环来认识中药呢?笔者正是从这方面入手研究,才发现过去诸多的方解存在的问题所在。都是以药性推理判病,都是以本草药性解释方剂。似乎这个药到了人体内本来是热的就热,本来是凉的就凉。我们都知道有酸甘化阴的理,和辛甘化阳的理。为什么就不知道这是药物与人体的共同气化原理呢,在起作用呢。你把一杯辣椒和一杯白糖弄到一块无论如何他是不会化阳的,只有这个辛与甘的味入了人体气化成气才能化阳是吧。那么方解中的“麻黄”“发汗解表”是如何说起呢?我说“麻黄”不是发汗的。是提升心阳的,是激发心脏的宣通力的。能提升心经的宣通力入小肠经,继而循环入膀胱经。我们都说“汗为心之液”。这也就是说“汗”是心脏的宣通力与水的气化的产物。也是心经的宣通力作用于小肠经与膀胱经的现象。如果不是心脏的宣通力达表,这个称之为“心之液”的“汗”是如何从人体毛窍出来的呢? 所以我说麻黄的作用不是发汗,而是在与人体的气化中起到激发心阳的作用。这一点在现代科研中对麻黄草的提取物“麻黄碱”的定论:“有兴奋心脏与中枢神经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了证实。从这一点讲,麻黄主要是入人体少阴心经与太阳小肠经,及膀胱经。心经则是人体中枢神经的主宰。我们明白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的认识“麻黄”的真实面目。才能将它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才会明白它不是发汗那么简单。有人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我说就是少阴二经有问题,合理的运用麻黄是解决的的关键。所以说“麻黄发汗解表”一语就是一个人体外表现象的总结。没半点内涵可言。说麻黄“宣肺平喘”同样是这样的,麻黄症都知道是风寒束表伤及卫气,也知道肺主皮毛的理,皮毛被束自然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在人体气化中乃人体金气收敛有余,火气宣通不足。用麻黄提升人体少阴心脏的宣通气化之力克制人体金气的收敛之气。这正是五行相克中“火克金”在人体气化中的妙用。仲圣用药立法之深何等妙不可言。怎是一个“发汗散寒,宣肺平喘”这样的浅薄!
在桂枝症里,已说及了桂枝去皮的理,在麻黄症里桂枝则不去皮,桂枝不去皮以其木性入肝的特点,温升肝经,增加肝经的疏泄气化作用,催木生火,确保心脏宣通力的相生之源,同时温通经脉。调和营卫。曰:桂枝有峻汗之功,纯属以讹传讹之说。可悲的是这样的讹传居然出现在大专院校的教材中,被那些专家教授在广泛宣扬。桂枝的作用绝不是助麻黄发汗散邪,温经止痛。 有峻汗之功。(臣)这么简单。肝经旺,木能生火,肝经的疏泄力足,心脏的宣通力才能足。这是五行相生不变的原理。  
人体大气循环,左升右降,木气左升,金气右降。木气左升温做条件,肺气右降凉做条件,药物依然,温者升凉者降。杏仁以其味苦性微温的特性温缓肺卫之收敛,以苦性下行之
性右降肺气,桂枝助肝经左升,杏仁助肺经右降。复人体大气循环之常。也并非是合麻黄一宣一降以增平喘之力那么简单。                                                                         在这里有出现了甘草调和药性,缓麻、桂峻烈之性的传讹之说,我们都说甘草合百药,怎么合的?全凭甘入人体中土的特性,人体五味都需中土的运化之力,甘草的炙与不炙也是根据中土需要调整阴阳的偏性来决定的。甘草是调整中土的,中土旺药性必能发挥,中土旺则耐受药物克伐。中土旺则百病能治。故方方必有中土之药,方方必重在顾及中土,否则中土一败,小病也成大患。我们都知道十八反里有甘遂反甘草的说法,那仲圣的“甘遂甘草汤”用了多少年怎么就不反呢?奇妙就在甘草的用量很少,即补了中土,以耐受甘遂的克伐,又不能补得太狠把甘遂的攻下逐水作用抵消或补住。你要不信你把方剂中的甘草分量加大,等同于甘遂,或是超过甘遂,你看看如何。保证甘遂反甘草的现象就出来了,为什么?甘草补得力量超过了甘遂的攻下逐水力量,甘遂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在中土造反了,甘遂要攻下逐水,又挣不脱甘草的补力,大家在中土窝里斗,人能好受吗。所谓的反就是这样产生的。故甘草合百药,解百毒之说纯属对表象的描述,而非甘草的根本特点。甘草之甘,与其它四味都能相化;甘苦,甘辛,甘酸,甘咸。但存在炙与不炙的区别。《伤寒论》桂枝,麻黄二方是《伤寒论》一书的起首二方。从表面上看是专治伤寒的,但其用药原理却贯穿在了整个《伤寒论》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全部评论 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说说你的想法......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