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人身体有病了首先不是去找大夫,即便是找大夫了,大夫首先也不是直接给用药,除非遇到一些危重的病人会立即用药。对于那些新得的慢性的病,一些和大自然风寒暑湿燥火有关系的外因构成的的病,一般的都是运用刮痧艾灸和拔罐。很多刚到的病运用这三种办法基本上就可以解决了。在解决不了的情况下才用针灸或配合用药。所以在我们的古代,艾灸刮痧和拔罐在医疗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只是在中医后来的流传传承的过程当中,被后来的中医忽略掉了,慢慢的把这样的技能当做了边缘医疗来看待。包括今天仍然是把这些医疗技能作为边缘的医疗在使用。真正的中医不用这样的东西了,反而那些搞保健的减肥的等人在用,这些技能也因此进入了商业化,一旦走进商业化,就会出现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某些人会去研究、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技能搞的神秘化,复杂化,从而换取更大的利润。把这些绿色的简单的技能,搞成了花拳绣腿的模样。社会上竟然有人把刮痧安排成7天的课程然后收费2万块钱。老师就本着返璞归真的原则,把刮痧拔罐艾灸还原其本来面貌,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古老的原理,最根本的宇宙和人体的原理来解读破译这三项技能。让我们都能把这些技能运用到家庭保健上,花最少的钱为家庭健康保驾护航。 一、艾灸: 身体得病的原理: 内因:由于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各种情绪变化造成的脏腑的脉气郁结从而形成的病。比如说:喜伤心怒伤肝恐伤肾悲伤肺思伤脾。 外因:大自然的风寒暑湿燥火对人身体的侵袭。 不论内因外因,当有病的时候都存在一个现象就是病气由里到表逐渐推出的过程。比如怒伤肝造成的肝气郁结,这个郁结的肝气就会由肝(脏)推到胆(腑),由胆再推到经脉,再由经脉把这个郁结之气推到表皮上来,有这样一个由内向外推病的过程。外界的风寒暑湿燥火由外界侵袭人的身体内,由外而内传入脏腑,使人身体虚弱。当到了脏腑旺季的时候,比如肝旺于春,到了春天肝脏会借着春天这个旺的季节把病气由内向外推到表皮上。所以有的人春天犯肝病,其实是肝病借着春天这个季节把病气推到表皮上来,其实能排出来这是好现象。正因为人的身体有了这个病气由内而外排出来的规律,所以就决定了艾灸使用办法的原理。 艾灸的原理: 1. 温和灸(属泻法):协助人体把毛孔打开,把身体里的病邪排出来,这种叫做温和灸,就是温温的不太热,把毛孔打大就可以了。像洗个热水澡一样,把里边该排的风寒暑湿燥火排出来。温和灸就是把毛孔开大使体外的压力减轻,使体内的压力增大,形成内外压差加速体内垃圾的排放。在温和灸的基础上再稍微加热一点,稍微有一点烫这样也属于温和灸的范围,比如身体里是寒气,当寒气向外排的时候必然会缩小毛孔,这个时候加大温和灸的热度使寒气在向外排的时候被温和灸的热抵消掉一部分寒的成分,保证了毛孔的正常开大使垃圾排泄顺畅。 2.雷火灸(属补法):雷火灸的原理就是在灸的过程中热量使体外的压力大,超过了体内的压力,通过打开的毛孔渗透到皮肤,腠理,筋脉,甚至骨骼,脏腑,也就是把外部的热力压到身体里面去,用外面的阳热补充体内阳热的缺失,使体内多余的水分充分的气化,使体内积郁的寒气进行温化,使体内的寒痰进行温化,把体内的命火补起来。 综上所述艾灸的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将体内的垃圾往外排出,一个是将体外的阳热往里进,就是一个进一个出的关系。 脱离了这两个原理,哪怕你把艾灸玩出花来他也不好使,最多把你烫的很舒服而已。 那么我们在具体运用的过程当中,先要辨清是需要把病人体内的垃圾排出去,还是说病人体内的阳气不足,需要把阳气补起来。比如当这个人的舌头淤的发青、发紫、发红这都是属于体内有淤气需要把垃圾从里往外排的情况,就用温和灸,不要太热,灸到全身通透了微微出汗的状态即可。灸一个小时垃圾就排一个小时,灸两个小时,垃圾就排两个小时,灸完了很舒畅。如果是病人舌头很白没有血色,满嘴的口水,舌苔不黄是白的。这种情况就属于身体d阳气不足,可用雷火灸,把阳气往身体里压。但是雷火灸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度,灸的时候感觉到皮肤发痒了就赶快拿开,不痒了在放上,如此反复。当皮肤痒的时候,就正好是毛孔打开阳热往里灌的时候。如果感到皮肤发疼了,这时候就有点过了,皮肤就烫伤了。 温和灸的时候可以沿着经脉来回慢慢的灸一直保持微微的出汗状态,这样的手法就是泻。雷火灸是一直保持微微发痒的状态,这叫补法。 注:社会上的龙骨灸只适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人不要随便做龙骨灸。 艾灸的注意事项: 1、灸的过程当中被艾灸的穴位或经脉会出水,或者身体微微的出汗。 2、艾灸结束后喝上半杯温开水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3、封穴:把艾灸过的地方用手搓一搓,揉一揉,是为了让患者的身体打开的毛孔,慢慢的恢复到原来的没灸之前的状态,从而防止外部的风邪再次侵入身体,这叫做封穴。 二、刮痧: 刮痧是用来治疗皮和肤腠理之间的病。当身体里的疾病没有推到皮肤上来的时候作用不大。比如当我们突然落枕了,突然受风的时候,在表皮还没有往身体里进的时候可以进行刮痧,这时候效果好。 1、补法:刮痧的时候顺着经脉刮叫做补,推动促进人体经脉的循环,把人体表面的毛窍刮开,使表皮里的毒素反应到皮肤上,也就是痧。出现鲜红鲜红的痧就是湿气重,发紫的痧就是风气重,像朱砂一样鲜红的痧就是火气重。 通过刮痧补的手法,增加经脉朝外推的力度,把淤积的东西推到最表面的孙脉来了。 2、泻法:逆着经脉循行方向刮痧,加大力度,狠狠的刮痧就是泻。就是经脉运行的方向与你刮的这个力度相碰撞,使经脉里的东西就会朝皮肤外面走。刮的时候另一只手(左)要配合拿刮痧板手(右),左手顺着经脉缕,右手逆着经脉刮,他们相互碰撞,就把经脉里的脏东西挤出来了,这种泻的刮痧。多用于重度的受风受湿受寒的患者,这种刮痧方法力度很大,颜色非常的紫,刮完以后皮肤都是疼的,都会呈现出厚厚的状态,像牛皮一样。所以针灸、艾灸、刮痧都是讲补泻手法的,凡事不懂补泻的都是花拳绣腿。 三、走罐: 走罐最好用的就是抽气的真空罐,不要用火罐。抽气的时候不要抽的太厉害防止走不动。 1、补法:顺着经脉运行的方向走罐在特定位置留罐聚集脉气为补法。比如膀胱经走罐的时候左右各一个罐均匀的从上往下拉,再从督脉推上去,这样循环。走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很疼,忍住。走上几圈之后,如果发现俞穴或者风门处特别紫或红,就在此处拔几个罐,重点把穴位里的脉气在此处聚集,因为脉气聚集会使罐下越来越热。拔罐的压力和留罐时间以不起血泡,水泡为主,以免影响连续治疗。次序为先走罐再拔罐。通过走罐增加脉气循环把毛孔打开,借助吸力把经脉里的垃圾吸到孙络表皮上来,吸出来排出来。 2、泻法:经脉里的东西往外出,均匀的散开,不聚集在一个点上,还有当一个人体格很好,脉气很旺,为了加大给这个人排病气的力度就逆着经脉走罐儿,这就叫泻法,不要留罐。 注:少量的拔上几个罐儿为补。大面积的拔罐为泄。
|